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方面。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《決定》提出,“要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,保持社會穩定、維護國家安全。”在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上,從“完善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制度化渠道”“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”“注重發揮家庭家教家風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”3方面提出要求。《決定》還提出“完善黨委領導、政府負責、民主協商、社會協同、公眾參與、法治保障、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”。
在剛剛過去的全國兩會上,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,推進社會治理共建共治共享。促進人民安居樂業、社會安定有序。創新和完善基層社會治理,強化社區服務功能,加強社會動員體系建設,提升基層治理能力。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,推動掃黑除惡常態化,堅決防范和打擊各類違法犯罪,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、法治中國。
政府工作報告中無論是社會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,還是社區服務功能,以及基層治理能力的提升,其實都離不開科技的支撐作用。近些年來隨著大數據、云計算、物聯網、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發展和完善,正在逐漸改變著人們的生活,社會治理模式也隨之發生變化。尤其是在涉及公共安全領域方面,以視頻監控、防盜報警、出入口控制等為代表的安全技術防范在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。
追溯到2015年九部委聯合出臺的《關于加強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建設聯網應用工作的若干意見》,就明確提出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在打擊犯罪、治安防范、社會管理、服務民生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。同時還提出到2020年,基本實現“全域覆蓋、全網共享、全時可用、全程可控”的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建設聯網應用,在加強治安防控、優化交通出行、服務城市管理、創新社會治理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。
同時,在全國市域治理現代化工作會議上,提出切實提高市域社會治理系統化、社會化、精細化、法治化、智能化水平,要強化基層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職能,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,由社會治安向各個領域擴展,以綜治工作、市場監管、綜合執法、便民服務平臺為依托,做到信息掌握到位、矛盾化解到位、治安防控到位、服務管理到位。
以往作為重點服務公安業務的安防技術,隨著與大數據、云計算、物聯網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融合,開始向越來越多的領域拓展,從城市交通到城市管理,從社區建設到商場經營,從體育賽事到醫院業務,融合后的安防技術開始充分表現出在社會各個方面治理的優勢。從近些年召開的安博會上我們可以發現,以智慧城市為代表,涉及智慧交通、智慧社區、智慧零售、智慧醫院等等各個領域,安防技術不僅有效提升社會治理的科學化、智能化、更在業務應用中體現出自身的專業化與精細化水平。而這也正契合社會治理現代化中提出的提高社會治理系統化、社會化、精細化、法治化、智能化水平。
另外從各地出臺的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方案中,可以發現提高社會治理的智能化水平頻頻被提起。2021年安徽省持續推動智慧安防小區建設,將智慧安防設施結合老舊小區改造納入民生工程;天津市2021年瞄準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目標,扎實推進社會治安整體防控體系建設,建成3847個智慧平安社區;完成中小學幼兒園校園安全防范“4個100%”達標任務;在全市125家二級以上醫院全部完成建設警務室、安裝一鍵報警、配備入院安檢保安人員等安全防范措施;山東省著力打造“治理高效有序、防范智慧有力、信息安全可靠”的小區安防新模式,截止2021年底共建成智慧安防小區2.91萬余個,使其成為提升社區治理和小區管理現代化的重要途徑。
伴隨著政策不斷推進,以及泛化智能不斷落地應用,融合了人工智能技術、物聯網技術、云計算技術的智能安防正伴隨芯片、算法、軟件端持續迭代而不斷向演進,各地持續推進的社會治理現代化已經成為現階段智能安防向更深、更廣、更細分的行業邁進的試驗場。安防智能化大規模落地的時代逐漸到來,社會治理現代化也將如期而至。(來源:中國安防網)